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殼聚糖羥基磷灰石三維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一種仔豬副傷寒活疫苗的生產方法
- 一種用于固定髖臼后壁骨折的組合式內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 治療咽喉炎的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 多功能采輸血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腦血栓和心肌梗塞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過食油膩型褥瘡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治療麻疹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靜脈采血用壓脈裝置制造方法
- 婦產科醫(yī)療助產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防護帽的制作方法
- 防凍瘡蛇油擦劑的制作方法
- 免充氣式喉罩食道封閉導管的制作方法
- 一種防治蜂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腫瘤壞死α因子信號的調節(jié)因子的制作方法
- 高粘接強度聚醚醚酮基口腔專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制造方法
一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它包括錘頭、錘柄和錘把,錘頭底部設有聚光燈;所述錘柄上設有控制聚光燈的開關,錘柄上設有針座,第一觸覺針固定于針座上,錘柄與第一觸覺針對應設有刻度,錘柄上設有游標,游標側壁上設有滑槽,第二觸覺針固定于滑槽內,錘柄上設有瞳孔觀測孔;所述錘把另一側通過叉臂連接有套環(huán)。該神經內科檢查裝置,集多種神經檢查器械為一體,為醫(yī)務人員多種器械的攜帶提供了便利,極大提高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且該裝置中附帶了不同瞳孔直徑的瞳孔觀測孔,有效輔助醫(yī)務人員準確判斷病人的瞳孔大小,以便作出合理的診斷治療。
【專利說明】—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
[0002]
【背景技術】
[0003]目前,臨床上給病人進行神經知覺檢測時,大多是醫(yī)生用手指輕持病人腳趾兩側,做被動伸屈動作,通過詢問病人來診斷關節(jié)神經損傷性質。若還需進行觸覺檢測時,則需要使用觸覺針。而醫(yī)生在給病人進行關節(jié)、瞳孔、神經等進行檢查時,還需用到叩診錘、手電筒、醫(yī)用標尺等器械,一般要求隨身攜帶,器械種類較多,操作復雜,工作效率較低,給醫(yī)務人員帶來極大不便。此外,神經內科病人常需要觀測瞳孔變化,以此作為臨床診斷治療的重要指標,而醫(yī)生通??磕繙y確定病人瞳孔直徑大小,存在一定誤差,影響醫(yī)務人員對病人的診斷治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攜帶器械較多,瞳孔直徑檢測存在較大誤差的不足,提供一種攜帶方便、操作簡易、準確判斷瞳孔直徑的神經內科檢查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包括錘頭1、錘柄2和錘把3,特殊之處在于錘頭I端部為圓弧狀,錘頭I頂部設有錘帽4,錘頭I底部設有聚光燈5 ;所述錘柄2上設有控制聚光燈的開關6,錘柄2鄰近錘頭I 一側設有針座7,第一觸覺針8通過螺紋連接固定于針座7上,第一觸覺針8上部設有調節(jié)鈕9,針座7底部設有一弓形彈片10,弓形彈片10對應第一觸覺針的針尖處設有通孔11,錘柄2與第一觸覺針8對應設有刻度12,錘柄2鄰近錘把3處設有游標13,游標13上安裝有鎖緊螺栓14,游標13側壁上設有滑槽15,第二觸覺針16通過固定螺栓17固定于滑槽15內,所述錘柄2上設有瞳孔觀測孔20,瞳孔觀測孔20的直徑從錘頭到錘把方向依次遞增;所述錘把3另一側通過叉臂18連接有套環(huán)19。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是,所述錘柄2貫穿錘頭1,錘柄2末端設有毛刷21,可方便醫(yī)務人員在神經檢查過程中對毛刷裝置的攜帶使用。
[0008]該神經內科檢查裝置,集多種神經檢查器械為一體,為醫(yī)務人員多種器械的攜帶提供了便利,極大提高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且該裝置中附帶了不同瞳孔直徑的瞳孔觀測孔,有效輔助醫(yī)務人員準確判斷病人的瞳孔大小,以便作出合理的診斷治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神經內科檢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錘頭;2:錘柄;3:錘把;4:錘帽;5:聚光燈;6:開關;7:針座;8:第一觸覺針;9:調節(jié)鈕;10:弓形彈片;11:通孔;12:刻度;13:游標;14:鎖緊螺栓;15:滑槽;16:第二觸覺針;17:固定螺栓;18:叉臂;19:套環(huán);20:瞳孔觀測孔;21:毛刷。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參照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來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2]實施例1
[0013]本實施例的一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包括錘頭1、錘柄2和錘把3,錘頭I端部為圓弧狀,錘頭I頂部設有錘帽4,錘頭I底部設有聚光燈5 ;所述錘柄2上設有控制聚光燈的開關6,錘柄2鄰近錘頭I 一側設有針座7,第一觸覺針8通過螺紋連接固定于針座7上,第一觸覺針8上部設有調節(jié)鈕9,針座7底部設有一弓形彈片10,弓形彈片10對應第一觸覺針的針尖處設有通孔11,錘柄2與第一觸覺針8對應設有刻度12,錘柄2鄰近錘把3處設有游標13,游標13上安裝有鎖緊螺栓14,游標13側壁上設有滑槽15,第二觸覺針16通過固定螺栓17固定于滑槽15內,所述錘柄2上設有瞳孔觀測孔20,瞳孔觀測孔20的直徑從錘頭到錘把方向依次遞增;所述錘把3另一側通過叉臂18連接有套環(huán)19。
[0014]在對病人進行神經檢測時,初始神經知覺檢測,醫(yī)務人員將套環(huán)套于患者的腳趾上,握住錘柄拉伸,即可實現患者的被動伸屈動作,進而通過詢問病人來診斷關節(jié)神經損傷性質。在接下來的觸覺檢測時,通過錘頭進行叩診檢查,聚光燈輔助照明,兩個觸覺針針刺患者體表,并通過刻度可實時測量兩測量點之間的距離,無需其他測量部件,輔助醫(yī)務人員作出準確的診斷治療。
[0015]實施例2
[0016]本實施例的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其結構與實施例1的裝置基本一致,其區(qū)別在于所述錘柄2貫穿錘頭I,錘柄2末端設有毛刷21,可方便醫(yī)務人員在神經檢查過程中對毛刷裝置的攜帶使用。
[0017]以上實施例不是窮舉,其保護范圍不限于所給出的實施例。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思路所能實現的所有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包括錘頭(I )、錘柄(2)和錘把(3),其特征在于錘頭(I)端部為圓弧狀,錘頭(I)頂部設有錘帽(4),錘頭(I)底部設有聚光燈(5);所述錘柄(2)上設有控制聚光燈的開關(6 ),錘柄(2 )鄰近錘頭(I) 一側設有針座(7 ),第一觸覺針(8 )通過螺紋連接固定于針座(7)上,第一觸覺針(8)上部設有調節(jié)鈕(9),針座(7)底部設有一弓形彈片(10),弓形彈片(10)對應第一觸覺針的針尖處設有通孔(11 ),錘柄(2)與第一觸覺針(8 )對應設有刻度(12),錘柄(2 )鄰近錘把(3 )處設有游標(13),游標(13)上安裝有鎖緊螺栓(14),游標(13)側壁上設有滑槽(15),第二觸覺針(16)通過固定螺栓(17)固定于滑槽(15)內,所述錘柄(2)上設有瞳孔觀測孔(20),瞳孔觀測孔(20)的直徑從錘頭到錘把方向依次遞增;所述錘把(3)另一側通過叉臂(18)連接有套環(huán)(1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內科檢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錘柄(2)貫穿錘頭(1),錘柄(2)末端設有毛刷(21)。
【文檔編號】A61B9/00GK204192668SQ201420624463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fā)明者】陳鍵 申請人:陳鍵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足底按摩毯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理療裝置,特別是一種便攜式足底按摩毯。 背景技術:由于人的足底隱藏并連接著人體五臟六腑的經脈,通過按摩對足底施加壓力,可以增強滲透性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把營養(yǎng)物質、氧氣、淋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超聲腫瘤治療機的兩次聚焦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聲波聚焦裝置,尤其是指一種用于高強聚焦超聲腫瘤治療機的兩次聚焦裝置。背景技術:目前,應用于高強聚焦超聲腫瘤治療機的聚焦裝置,普遍采用將平面壓電晶體安裝在內
- 一種多功能除味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除味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前殼體、后殼體、控制電路板、臭氧發(fā)生器、發(fā)臭氧孔、光敏傳感器顯示燈、開關、小型風扇,所述控制電路板與臭氧發(fā)生器、光敏傳感器顯示燈、開關和小型風扇均分別連接在
- 一種基于光電轉換的聽診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光電轉換的聽診器,屬于數字醫(yī)療【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耳機、聽診頭、橡膠聽管;聽診頭采用鐘罩式結構,聽診頭包括有外聽頭振動膜、內聽頭振動膜,外聽頭振動膜、內聽頭振動膜均
- 一種乳腺癌術后固定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乳腺癌術后固定帶,包括束背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束背部分的兩端,所述束背部分上設有肩帶一和肩帶二,所述固定部分上設有與肩帶一和肩帶二相配合的扣環(huán)一和扣環(huán)二,
- 專利名稱:一種千喜片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千喜糖衣片和薄膜衣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腸炎是由于腸粘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分為急性和慢性。在我國,急性腸炎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多數是由于細菌感染所致,無性別差異。慢性
- 一種含雙氯芬酸鈉的微丸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制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氯芬酸鈉的微丸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中所述組合物由不同釋放性能的微丸組成,具體為總重量20-35%的腸溶微丸和80-65%的緩釋微丸,其中腸溶微丸通過
- 專利名稱:含三磷酸腺苷二鈉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三磷酸腺苷二鈉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三磷酸腺苷二鈉,化學名稱腺嘌呤核苷-5'-三磷酸酯二鈉鹽;分子式C10H14N5N
- 專利名稱:一種肩周炎康復藥墊的配方及其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墊的配方及其生產方法,特別是一種肩周炎康復藥墊的配方及其生產方法,屬醫(yī)療、保健用品類?,F有技術中,對人體磁療和藥物保健的產品較多,功能各異、各具療效、如磁療墊、藥物保健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