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sao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_国产一级毛片av_午夜福利电影在线_最新电影免费下载_亚洲高清无码三级片_亚洲AV涩涩涩日韩_白人极品少妇XXXⅩ做受_国产精品免费隔壁老王_日韩Aⅴ无码精品久久人_少妇私密推油一区二区三区

油壓機,油壓機廠家

全國產品銷售熱線

15588247377

產品分類

您的當前位置:行業(yè)新聞>>自動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自動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5-04-15

專利名稱:自動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施予一劑液體藥物的自動注射器,還涉及一種操作自動注射器的方法。
背景技術
施予注射對于使用者和健康護理專業(yè)人員來講是存在許多風險和挑戰(zhàn)的過程,無論是在精神方面還是身體方面。注射裝置(S卩,能夠遞送來自藥物容器的藥物的裝置)一般有兩種類型:手動裝置和自動注射器。在手動裝置中,使用者必須提供機械能量以驅動流體通過針頭。這一般是通過某些形式的按鈕/柱塞來進行的,使用者在注射期間必須連續(xù)地按壓所述按鈕/柱塞。該方法對于使用者來說有很多不利之處。如果使用者停止按壓按鈕/柱塞,則注射也將停止。這意味著,如果未能正確使用裝置(即,沒有將柱塞完全按壓到其終止位置),使用者可能會遞送不足劑量。注射力對于使用者來講可能太高,特別是如果患者上了年紀或具有靈巧性問題。按鈕/柱塞的延伸范圍可能太大。由此,使用者觸及完全伸出的按鈕可能不方便。注射力和按鈕延伸范圍的組合可能導致手發(fā)抖/顫抖,這又增加了插入的針頭移動時的不適感。自動注射器裝置旨在使注射治療的自我施予對于患者來講更容易。目前通過自我施予注射來遞送的治療包括用于糖尿病的藥物(胰島素和較新的GLP-1類藥物)、用于偏頭痛的藥物、用于激素治療的藥物、抗凝血劑等。
·
自動注射器是完全或部分地代替從標準針筒進行腸道外給藥所包括的行動的裝置。這些行動可包括移除保護性針筒蓋、將針頭插入患者皮膚中、注射藥物、移除針頭、遮蔽針頭和防止裝置的再次使用。這克服了手動裝置的許多缺點。減小了注射力/按鈕延伸范圍、手顫抖和遞送不完全劑量的可能性。觸發(fā)可以通過許多手段來進行,例如觸發(fā)按鈕或針到達其注射深度的動作。在一些裝置中,遞送流體的能量由彈簧提供。US2002/0095120A1公開了一種自動注射裝置,當拉簧被釋放時,該自動注射裝置自動注射預先測量的量的流體藥物。拉簧在被釋放時使安瓿和注射針從存儲位置移動到展開位置。安瓿的內容物隨后通過拉簧迫使活塞在安瓿內部前進而排出。在流體藥物已經注射之后,拉簧中儲存的扭矩被釋放,從而注射針自動縮回到其原始的存儲位置。使高粘度藥物通過相對較細的注射針排出需要高的力。為了獲得這些力,需要強的驅動彈簧。這可能導致使用者在將針頭插入到皮膚中時感覺到高的沖擊以及使用者在觸發(fā)注射時感覺到高的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自動注射器和一種改進的用于操作自動注射器的方法。該目的通過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自動注射器和根據(jù)權利要求13的方法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在本說明書的上下文中,術語“近端”是指在注射期間朝著患者指向的方向,而術語“遠端”是指遠離患者指向的相反方向。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施予一劑液體藥物的自動注射器包括:-管狀的底盤,布置成用于容納針筒,針筒具有中空的針和用于密封針筒并使藥物排出的止動器,該底盤具有遠端和近端,近端具有用于貼靠在注射部位上的孔口,其中針筒相對于底盤可滑動地布置,-驅動彈簧,能夠操作針筒,以供應所述一劑藥物,-控制彈簧,能夠-將針從底盤內的覆蓋位置推動到通過孔口且越過近端的前進位置中,以進行針頭插入,以及-在至少部分地遞送藥物之后,使底盤前進以覆蓋針,-致動裝置,布置成在 手動操作之前將驅動彈簧和控制彈簧鎖定在受壓狀態(tài)下,并且能夠在手動操作時釋放控制彈簧和/或驅動彈簧以進行注射。包括管狀的承載器、針筒、驅動彈簧和用于將驅動彈簧的載荷送至止動器的柱塞的承載器組件可滑動地布置在底盤中。承載器容納針筒、驅動彈簧和柱塞。針筒被鎖定以與承載器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joint axial translation)??刂茝椈赡軌蛲ㄟ^第一互鎖裝置連接到承載器以進行針頭插入。此外,第一互鎖裝置布置成用于使控制彈簧與承載器分離,并使其聯(lián)接到底盤,以使其前進以覆蓋針而進入針頭安全位置。致動裝置包括布置成在承載器在針頭插入期間已經至少幾乎到達注射深度時釋放驅動彈簧的第二互鎖裝置。具有一體的驅動彈簧的承載器組件允許采用強硬的驅動彈簧,而對使用者在觸發(fā)自動注射器時或在針頭插入期間沒有任何影響,這是因為,這些動作通過可被規(guī)定為比驅動彈簧弱很多的控制彈簧來實現(xiàn)或對抗。這允許遞送高粘性的藥物。在針到達注射深度時釋放驅動彈簧,這避免了所謂的濕注射(wet injection),即,藥物從針中漏出,這是傳統(tǒng)技術的自動注射器的問題,其中針插入和注射都是通過推動止動器來實現(xiàn)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自動注射器,與最傳統(tǒng)的自動注射器相比,具有特別少的部件數(shù),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分開的控制彈簧和驅動彈簧進行流體注射的布置允許只是通過改變驅動彈簧就可對不同粘性的液體使用一種設計,并且只是通過改變柱塞的長度就可對不同體積使用一種設計。這相較于傳統(tǒng)技術設計的有利之處在于,驅動彈簧還用于針頭插入和/或用于使護套前進。致動裝置可包括布置于自動注射器的遠端的包裹的觸發(fā)套筒(wrap-overtrigger sleeve),該觸發(fā)套筒至少幾乎在自動注射器的整個長度上延伸。觸發(fā)套筒可布置成在相對于底盤沿近端方向平移時釋放控制彈簧,以進行針頭插入。為了觸發(fā)注射,必須將自動注射器壓靠在注射部位上,例如,患者的皮膚上。使用者,例如患者或護理提供者,用他們的整個手抓住包裹的觸發(fā)套筒,并將從近端突出的底盤推靠在注射部位上。結果,觸發(fā)套筒相對于底盤沿近端方向平移,并釋放控制彈簧,以使注射循環(huán)開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自動注射器尤其非常適合于具有靈巧性問題的人,這是因為,與傳統(tǒng)技術的自動注射器相反,觸發(fā)不需要只用手指對小按鈕進行操作。而是,使用整個手。第一互鎖裝置可以布置成,取決于承載器和觸發(fā)套筒的相對軸向位置,將控制彈簧聯(lián)接到承載器或底盤,例如布置成以下方式:當自動注射器被推靠在注射部位上時,在針頭插入期間以及在注射期間,使控制彈簧在底盤平移到觸發(fā)套筒中期間保持聯(lián)接到承載器。當自動注射器在劑量結束時或注射中間從注射部位移開時,觸發(fā)套筒在控制彈簧的載荷下相對于承載器組件沿遠端方向平移。由此,承載器與注射期間相比相對于觸發(fā)套筒處于前進更多的位置。在該位置,第一互鎖裝置使控制彈簧與承載器分離,并使其聯(lián)接到底盤,用于使它前進以覆蓋針并進入針頭安全位置。第三互鎖裝置可以布置成,取決于觸發(fā)套筒和底盤的相對軸向位置,將底盤聯(lián)接到承載器,用于相對于觸發(fā)套筒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第三互鎖裝置可以布置成,當觸發(fā)套筒在被推靠在注射部位上時沿近端方向平移時,使底盤與承載器分離,從而釋放控制彈簧以進行針頭插入。因此,在控制彈簧被釋放以開始注射循環(huán)之前,觸發(fā)套筒必須要平移一限定的距離??刂茝椈煽梢圆贾迷诔休d器周圍。第一互鎖裝置可包括在控制彈簧的近端布置在承載器周圍的近端軸環(huán),其中控制彈簧作用在觸發(fā)套筒與近端軸環(huán)之間。近端軸環(huán)可以呈現(xiàn)出至少一個銷,該至少一個銷能夠接合在承載器中的相應的第一凹陷中,用于將近端軸環(huán)聯(lián)接到承載器。 觸發(fā)套筒呈現(xiàn)出第三凸起,用于在外面支撐近端軸環(huán)以防止銷與第一凹陷分離。當承載器在注射結束時或在注射中間從注射部位移開時,承載器在控制彈簧的載荷下從觸發(fā)套筒的近端延伸出,從而使第三凸起從近端軸環(huán)的后面移開,由此使銷與第一凹陷因它們斜面接合而分離,并聯(lián)接到底盤,從而使底盤前進以覆蓋針。本說明書的術語中的斜面接合是兩個部件之間的接合,這兩個部件中的至少一個具有以如下方式與另一個部件接合的斜面:當這些部件彼此軸向推靠時,其中一個部件向旁邊彎曲,假設不防止該部件向旁邊彎曲的話。第四互鎖裝置可以布置成用于將底盤自觸發(fā)套筒的近端的延伸范圍限制到最初的預注射位置。第四互鎖裝置可以布置成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平移時脫離。在注射之前,底盤被限制為自觸發(fā)套筒的第一延伸范圍,例如6mm。當自動注射器已經被觸發(fā)且承載器組件已經平移以進行針頭插入時,第四互鎖裝置脫離,從而允許底盤延伸超出底盤的預注射位置以覆蓋針頭,例如16mm。第二互鎖裝置可包括在遠端布置于柱塞上的止推軸環(huán),其中驅動彈簧作用于止推軸環(huán)與承載器(例如,遠端承載器端面)之間。至少一個第一彈性夾可布置在承載器中,第一彈性夾能夠在近端接合在止推軸環(huán)的后面,用于防止柱塞的平移。觸發(fā)套筒中的第一凸起布置成用于在外面支撐第一彈性夾并防止其向外彎曲。第一凸起布置成,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至少幾乎平移到最大近端位置時從第一彈性夾的后面移開,從而允許第一彈性夾在驅動彈簧的載荷下通過止推軸環(huán)因它們斜面接合而向外彎曲,從而釋放柱塞以進行注射。止推軸環(huán)可具有比柱塞更寬的直徑?;蛘?,圓周槽口可以在柱塞中在近端布置在止推軸環(huán)的后面,以允許第一彈性夾與它接合。第三互鎖裝置可包括位于底盤上的布置成接合在承載器中的相應的孔口中的至少一個第二彈性夾。相應的第二凸起布置在觸發(fā)套筒中,用于在外面支撐第二彈性夾并防止其向外彎曲。第二凸起布置成,在手動操作期間在底盤和承載器組件相對于觸發(fā)套筒沿遠端方向平移到承載器抵靠在觸發(fā)套筒上之前的位置時,從第二彈性夾的后面移開,從而允許第二彈性夾在控制彈簧的載荷下因與承載器斜面接合而向外彎曲,由此使承載器組件從底盤釋放。第四互鎖裝置可包括位于底盤上的布置成沿近端方向抵靠觸發(fā)套筒中的肩部的至少一個第三彈性夾。第四凸起布置在承載器上,用于在里面支撐第三彈性夾并防止其向內彎曲。第四凸起布置成,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相對于底盤沿近端方向平移時,從第三彈性夾的后面移開,從而允許第三彈性夾在控制彈簧的載荷下因與第四凸起斜面接合而向內彎曲,由此允許底盤行進超過最初的預注射位置而進入針頭安全位置。

注射深度可以由承載器在針頭插入和注射期間抵靠在底盤上來控制,從而得到承載器的最大近端位置。因此,無論底盤在針頭插入期間是否保持完全壓下,都不影響注射深度。然而,當為了針頭安全而使底盤前進時,承載器組件的位置將是不定的。為了基本上保持最大近端位置,凸緣可以布置在承載器上,用于抵靠在控制彈簧的遠端上,以防止在底盤已經前進以覆蓋針頭時,承載器組件前進而實質上超過其最大近端位置。因此,控制彈簧在近端方向作用于底盤,并在遠端方向作用于承載器,從而有效地防止針頭在底盤已經前進到針頭安全位置之后再次暴露。為了確保慣性力下的針頭安全,例如,當自動注射器在使用之后被重重地搖晃時,搭扣特征可以設置在底盤和承載器之間,用于在底盤處于針頭安全位置時將它們鎖定在一起。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操作上述的自動注射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初始狀態(tài)下,通過第一互鎖裝置將控制彈簧聯(lián)接到承載器,并通過第二互鎖裝置防止驅動彈簧的釋放,-當自動注射器的近端被推靠在注射部位上時,使觸發(fā)套筒相對于底盤沿近端方向平移,-在觸發(fā)套筒完全平移時,使用于針頭插入的承載器組件前進至注射部位中,-當針在針頭插入期間至少幾乎到達注射深度時,通過第二互鎖裝置釋放驅動彈簧,從而允許驅動彈簧使柱塞和止動器前進,以至少部分地遞送藥物,-在自動注射器從注射部位移開時,使觸發(fā)套筒在控制彈簧的載荷下相對于承載器組件沿遠端方向平移,從而使控制彈簧通過第一互鎖裝置連接到底盤,-使底盤在控制彈簧的載荷下相對于承載器組件沿近端方向前進到針頭安全位置。第三互鎖裝置可以被釋放,從而在觸發(fā)套筒沿近端方向平移時使底盤與承載器分離,由此釋放控制彈簧以進行針頭插入。第四互鎖裝置可以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平移時脫離。自動注射器可以優(yōu)選地用于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特別是用于遞送止痛劑、抗凝血劑、胰島素、胰島素衍生物、肝素、Lovenox、疫苗、生長激素、肽類激素、蛋白質、抗體和復合糖中之一。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的應用范圍將從下面給出的詳細描述中變得明顯。然而,應當理解,這些詳細描述和具體的示例,雖然表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是只是作為說明而給出,這是因為,由該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各種改變和變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將變得明顯。


從下面給出的詳細描述和附圖中,本發(fā)明將變得更全面地被理解,這些詳細描述和附圖僅作為說明而給出,因此不是限制本發(fā)明,附圖中:圖1是處于啟動之前的初始狀態(tài)下的具有針筒的自動注射器,圖2是保護性針護罩被移除且被推靠在注射部位上的自動注射器,圖3是觸發(fā)套筒按鈕被完全壓下的自動注射器,圖4是注射針插入到注射部位中的自動注射器,圖5是驅動彈簧被釋放以進行注射的自動注射器,圖6是針筒被耗盡的自動注射器,圖7是在注射結束之后移出注射部位的自動注射器,和圖8是底盤前進以覆蓋針頭的自動注射器。

全部附圖中相應的部件用相同的參考符號來標記。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自動注射器I的不同剖面中的兩個縱向截面,所述不同剖面相對于彼此旋轉約90°,其中,該自動注射器I處于開始注射之前的初始狀態(tài)。自動注射器I包括底盤
2。具有中空的注射針4的針筒3,例如Hypak針筒,布置在自動注射器I的近端部分。在組裝自動注射器I或針筒3時,保護性針護罩5附接到針4。止動器6布置成用于在遠端密封針筒3,并用于使液體藥物M通過中空的針4排出。針筒3被保持在管狀的承載器7中,并在其近端處被支撐在管狀的承載器7中。承載器7可滑動地布置在底盤2中。壓縮彈簧形狀的驅動彈簧8布置在承載器7的遠端部分。柱塞9用于將驅動彈簧8的力送至止動器6。驅動彈簧8裝載在承載器7的遠端承載器端面10與在遠端布置于柱塞9上的止推軸環(huán)11之間。包裹的觸發(fā)套筒12布置于自動注射器I的遠端D,幾乎在自動注射器I的整個長度上延伸。在外面,止推軸環(huán)11被保持在承載器7中的兩個第一彈性夾15的后面,以防止柱塞9沿近端方向P平移。第一彈性夾15在遠端有斜面,以使止推軸環(huán)11在驅動彈簧8的載荷下使它們向外彎曲。然而,在初始狀態(tài)下,通過觸發(fā)套筒12中的相應的第一凸起13來防止第一彈性夾15向外彎曲。承載器7在自動注射器I的近端P附近由底盤2上的接合在承載器7中的相應孔口 17中的兩個第二彈性夾16鎖定到底盤2。在初始狀態(tài)下,第二彈性夾16由觸發(fā)套筒12中的相應的第二凸起18在外面支撐,以防止第二彈性夾16向外彎曲而使承載器7與底盤2脫離。另一壓縮彈簧形狀的控制彈簧19布置在承載器7周圍,并作用在近端軸環(huán)20與位于觸發(fā)套筒12的內表面上的肋21之間。近端軸環(huán)20與承載器7中的第一凹陷23中的銷22接合,由此將近端軸環(huán)20聯(lián)接到承載器7以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觸發(fā)套筒12中的第三凸起24布置成在外面支撐近端軸環(huán)20,以防止銷22與第一凹陷23脫離。因此,在初始狀態(tài)下來自控制彈簧19的近端的載荷被耦合直到承載器7。使觸發(fā)套筒12能夠逆著控制彈簧19的力相對于承載器7沿近端方向P移動。由于承載器7最初被鎖定到底盤2,因此觸發(fā)套筒12相對于底盤2沿近端方向P的平移使控制彈簧19壓縮。觸發(fā)套筒12相對于底盤2在遠端方向D上的延伸范圍由底盤2上的沿近端方向P抵靠在觸發(fā)套筒12的第一肩部26上的兩個第三彈性夾25限定。在初始狀態(tài)下,第三彈性夾25由承載器7上的第四凸起27在里面支撐,以防止它們向內彎曲而前進超過第一肩部26。自動注射器I的操作順序如下:將保護性針護罩5從近端P移除。針4現(xiàn)在暴露,但仍縮回在底盤2內一安全距離,以保護使用者不會發(fā)生意外的針刺傷。承載器7呈現(xiàn)出用于容納針筒3的指狀凸緣30的保持器凹穴29。觸發(fā)套筒12包括加寬部分31,用于容納保持器凹穴29,以限制觸發(fā)套筒12與承載器7的相對旋轉,同時允許縱向方向上的平移。由此防止了針4的旋轉。在保護性針護罩5的移除期間施加到承載器7的任何軸向載荷通過承載器7由第二彈性夾16鎖定到底盤2而得以解決。隨著保護性針護罩5被移除,施加到底盤2的軸向載荷通過將由使用者保持的觸發(fā)套筒12經由第三彈性夾25和第一肩部26而得以解決。保護性針護罩5的移除可以通過在初始狀態(tài)下布置在近端P的蓋而變得容易,該蓋與保護性針護罩5接合(蓋沒有示出)。為了觸發(fā)注射,使用者,即患者或護理提供者,將自動注射器I的近端P放在注射部位上,例如患者的 皮膚上,并將觸發(fā)套筒12推壓到注射部位上(參見圖2)。底盤2,連同所有內部部件一起,沿遠端方向D平移到觸發(fā)套筒12中。隨著接觸皮膚的護套的壓低,使用者會看得見底盤2的該平移。控制彈簧19對抗該運動,但被規(guī)定使得其彈簧剛度和預加載荷足夠低,以使此運動感覺自然。該平移是完全可逆的,即,使用者可以將自動注射器放在注射部位上、壓下底盤2 (接觸皮膚的護套)、然后從注射部位移除自動注射器I而不使其起動,從而允許底盤2和觸發(fā)套筒12在控制彈簧19的載荷下返回至它們的初始位置。自動注射器I可以有選擇地具有兩階段擊發(fā)機構。在該情況下,從圖2中的位置的進一步平移將由棘爪機構(未示出)對抗。當準備這樣做時,使用者在保持觸發(fā)套筒12的同時持續(xù)將自動注射器的近端P推靠在注射部位上。底盤2,連同鎖定到底盤2的全部內部部件,相對于觸發(fā)套筒12沿遠端方向D移動,直到承載器端面10與自動注射器I的遠端D處的觸發(fā)器端面14接觸(參見圖3)。就在到達該位置之前,將承載器7鎖定到底盤2的第二凸起18已經移動到允許第二彈性夾16因其與承載器7斜面接合而向外彎曲的位置,承載器7由推靠在近端軸環(huán)20上的控制彈簧19沿近端方向P偏置。由此,釋放了底盤2與承載器7之間的鎖定。然后控制彈簧19迫使承載器7連同針筒3和針4 一起沿近端方向P移動,從而使針4插入到注射部位中(參見圖4)。圖5示出完全前進到限定注射深度的最大近端位置中的承載器7、針筒3和針4。該最大近端位置通過保持器凹穴29與底盤2的接觸來限制(參見圖5a)。就在到達該最大近端位置之前,承載器7、針筒3、針4、驅動彈簧8和柱塞9已經相對于觸發(fā)套筒12平移足夠遠,使得第一凸起13不再支撐第一彈性夾15,從而允許止推軸環(huán)11在驅動彈簧8的載荷下因止推軸環(huán)11和第一彈性夾15斜面接合而使第一彈性夾15向外彎曲,由此釋放柱塞
9。柱塞9在驅動彈簧8的載荷下開始沿近端方向P平移。驅動彈簧8張開,柱塞9與止動器6接觸,從藥物M通過針4排出。止動器6的該運動持續(xù)直到止動器6在針筒3中到達盡頭,從而完全排空針筒3。使用者將被要求在注射部位上保持壓力一段短時間,例如十秒,以確保這已完成(參見圖6)。隨著使用者從注射部位退出自動注射器1,底盤2連同全部的內部部件在控制彈簧19的作用下沿近端方向D從觸發(fā)套筒12伸出,其中控制彈簧19作用在觸發(fā)套筒12上的肋21與鎖定到承載器7的近端軸環(huán)20之間。在從注射部位移開時,當觸發(fā)套筒12沿遠端方向D移動時,第二彈性夾16返回至其原始的徑向位置,以允許第二凸起18向后越過它。針4在此運動期間還沒有從注射部位退回,這是因為,這將會使自動注射器I在藥物M的遞送期間對觸發(fā)套筒12相對于注射部位的運動敏感。隨著底盤2延伸到如圖1中的最初的預注射位置,將近端軸環(huán)20鎖定到承載器7的觸發(fā)套筒12上的第三凸起24沿遠端方向D移動而讓開,由此允許銷22在控制彈簧19的載荷下因銷22和第一凹陷23的斜面接合而與第一凹陷23脫離(參見圖7)。由此,近端軸環(huán)20從承載器7釋放。控制彈簧19的近端上的載荷現(xiàn)在施加到底盤2。

隨著底盤2繼續(xù)沿近端方向P移動,它到達其最初的預注射位置,然而止動不再起作用,因為承載器7上的第四凸起27在針頭插入期間已經移動而讓開。而是,第三彈性夾25因其與第一肩部26的斜面接合而向內彎曲到承載器7中的第二凹陷28中。在底盤2相對于觸發(fā)套筒12沿近端方向P持續(xù)平移時,第三彈性夾25再次向外彎曲到第一肩部26的后面。底盤2持續(xù)從觸發(fā)套筒12的近端伸出。由于底盤2突出超過其最初的預注射位置,它不再限制承載器7和針4沿近端方向P的進一步平移。而是,承載器組件的進一步實質的平移由控制彈簧19的遠端與承載器7上的凸緣32接觸來限制??刂茝椈?9的遠端然后將向觸發(fā)套筒12和承載器7施加載荷。這使承載器7和針筒3保持在自動注射器I內如圖8中所示的位置。在所示的實施例中,不存在額外的鎖定來防止承載器7在慣性載荷下重新出現(xiàn)。在觸發(fā)套筒12、底盤2和承載器7之間借助搭扣特征引入鎖定以確保針筒3保持縮回在自動注射器I內,也是可以的。如果使用者在針筒完全排空之前將自動注射器I從注射部位移開,所描述的底盤2的運動仍會實現(xiàn)。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針筒3將會在從注射部位移開之后完全排空。在作用在承載器7/觸發(fā)套筒12與底盤2之間時,控制彈簧19持續(xù)迫使底盤2離開自動注射器I的近端P。自動注射器I現(xiàn)在比在初始狀態(tài)下長。觀察窗可以以孔口的形狀布置在觸發(fā)套筒12中、底盤2中和承載器7中,用于檢查針筒內容物。標記列表I 自動注射器2 底盤
3針筒4中空的注射針5保護性針護罩6止動器7承載器8驅動彈簧9柱塞10承載器端面11止推軸環(huán)12觸發(fā)套筒13第一凸起14觸發(fā)器端面15第一彈性夾16第二彈性夾17孔 口18第二凸起19控制彈簧20近端軸環(huán)21肋22銷23第一凹陷24第三凸起25第三彈性夾26第一肩部27第四凸起28第二凹陷29保持器凹穴30指狀凸緣31加寬部分32凸緣D遠端、遠端方向M藥物P近端、近端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施予一劑液體藥物(M)的自動注射器(1),包括: -管狀的底盤(2),布置成用于容納針筒(3),針筒(3)具有中空的針(4)和用于密封針筒⑶并使藥物(M)排出的止動器(6),該底盤⑵具有遠端⑶和近端(P),近端⑵具有用于貼靠在注射部位上的孔口,其中針筒(3)相對于底盤(2)可滑動地布置, -驅動彈簧(8),能夠操作針筒(3),以供應所述一劑藥物(M), _控制彈黃(19),能夠 -將針(4)從底盤(2)內的覆蓋位置推動到通過孔口且越過近端(P)的前進位置中,以進行針頭插入,以及 -在至少部分地遞送藥物(M)之后,使底盤(2)前進以覆蓋針(4), -致動裝置,布置成在手動操作之前將驅動彈簧(8)和控制彈簧(19)鎖定在受壓狀態(tài)下,并且能夠在手動操作時釋放控制彈簧(19)和/或驅動彈簧(8)以進行注射,其中,包括管狀的承載器(7)的承載器組件可滑動地布置在底盤中,該承載器(7)容納針筒(3)、驅動彈簧(8)和用于將驅動彈簧(8)的載荷送至止動器(6)的柱塞(9),其中針筒(3)被鎖定以與承載器(7)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其中控制彈簧(19)能夠通過第一互鎖裝置(20,23,24)連接到承載器(7)以進行針頭插入,其中致動裝置包括布置成在承載器已經至少幾乎到達注射深度時釋放驅動彈簧(8)的第二互鎖裝置(11,13,15),并且其中,第一互鎖裝置(20,23,24)布置成用于使控制彈簧(8)與承載器(7)分離,并使其聯(lián)接到底盤(2),以使其前進以覆蓋針(4)而進入針頭安全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自動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致動裝置包括布置于自動注射器(I)的遠端(D)的包裹的觸發(fā)套筒(12),該觸發(fā)套筒(12)至少幾乎在自動注射器(I)的整個長度上延伸,其中觸 發(fā)套筒(12)布置成在相對于底盤(2)沿近端方向(P)平移時釋放控制彈黃(19) ο
3.根據(jù)權利要求2的自動注射器(I),其特征在于,第三互鎖裝置(16,17,18)布置成用于將底盤(2)聯(lián)接到承載器(7)以相對于觸發(fā)套筒(12)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其中第三互鎖裝置(16,17,18)布置成在觸發(fā)套筒(12)沿近端方向(P)平移時使底盤(2)與承載器(7)分離,從而釋放控制彈簧(19)以進行針頭插入。
4.根據(jù)權利要求2-3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控制彈簧(19)布置在承載器(7)周圍,其中第一互鎖裝置(20,23,24)包括在控制彈簧(19)的近端布置在承載器(7)周圍的近端軸環(huán)(20),其中控制彈簧(19)作用在觸發(fā)套筒(12)與近端軸環(huán)(20)之間,其中近端軸環(huán)(20)呈現(xiàn)出至少一個銷(22),該至少一個銷(22)能夠接合在承載器(7)中的相應的第一凹陷(23)中,用于將近端軸環(huán)(20)聯(lián)接到承載器(7),其中觸發(fā)套筒(12)呈現(xiàn)出第三凸起(24),用于在外面支撐近端軸環(huán)(20)以防止銷(22)與第一凹陷(23)分離,其中承載器(7)布置成當自動注射器(I)從注射部位移開時在控制彈簧(19)的載荷下從觸發(fā)套筒(12)的近端延伸出,從而使第三凸起(24)從近端軸環(huán)(20)的后面移開,由此使銷(20)因斜面接合而與第一凹陷(23)分離,并聯(lián)接到底盤(2),從而使其前進以覆蓋針⑷。
5.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自動注射器(I),其特征在于,第四互鎖裝置(25,26,27)布置成用于將底盤(2)自觸發(fā)套筒(12)的近端的延伸范圍限制到最初的預注射位置,其中第四互鎖裝置(25,26,27)布置成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平移時脫離。
6.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第二互鎖裝置(11,13,15)包括在遠端布置于柱塞(9)上的止推軸環(huán)(11),該止推軸環(huán)(11)具有比柱塞(9)更寬的直徑,其中驅動彈簧(8)作用于止推軸環(huán)(11)與承載器(7)之間,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彈性夾(15)布置在承載器(7)中,第一彈性夾(15)能夠在近端接合在止推軸環(huán)(11)的后面,用于防止柱塞(9)的平移,其中觸發(fā)套筒(12)中的第一凸起(13)布置成用于在外面支撐第一彈性夾(15)并防止其向外彎曲,其中第一凸起(13)布置成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至少幾乎平移到最大近端位置中時從第一彈性夾(15)的后面移開,從而允許第一彈性夾(15)在驅動彈簧(8)的載荷下通過止推軸環(huán)(11)因斜面接合而向外彎曲,從而釋放柱塞(9)以進行注射。
7.根據(jù)權利要求3-6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I),其特征在于,第三互鎖裝置(16,17,18)包括位于底盤(2)上的布置成接合在承載器(7)中的相應的孔口(17)中的至少一個第二彈性夾(16),其中相應的第二凸起(18)布置在觸發(fā)套筒(12)中,用于在外面支撐第二彈性夾(16)并防止其向外彎曲,其中第二凸起(18)布置成,在手動操作期間在底盤(2)和承載器組件相對于觸發(fā)套筒(12)沿遠端方向(D)平移到承載器(7)抵靠在觸發(fā)套筒(12)上之前的位置中時,從第二彈性夾(16)的后面移開,從而允許第二彈性夾(16)在控制彈簧(19)的載荷下因與承載器(7)斜面接合而向外彎曲,由此使承載器組件從底盤(2)釋放。
8.根據(jù)權利要求5-7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I),其特征在于,第四互鎖裝置(25,26,27)包括位于底盤(2)上的布置成沿近端方向(P)抵靠在觸發(fā)套筒(12)中的肩部(26)上的至少一個第三彈性夾(25),其中第四凸起(27)布置在承載器(7)上,用于在里面支撐第三彈性夾(25)并防止其向內彎曲,其中第四凸起(27)布置成,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相對于底盤(2)沿近端 方向(P)平移時,從第三彈性夾(25)的后面移開,從而允許第三彈性夾(25)在控制彈簧(19)的載荷下因與第四凸起(27)斜面接合而向內彎曲,由此允許底盤(2)行進超過最初的預注射位置而進入針頭安全位置。
9.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I),其特征在于,凸緣(32)布置在承載器(7)上,用于抵靠在控制彈簧(19)的遠端上,以防止承載器組件在底盤(2)已經前進以覆蓋針頭(4)時前進實質上超過其最大近端位置。
10.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搭扣特征設置在底盤(2)與承載器(7)之間,用于在底盤(2)處于針頭安全位置時將它們鎖定在一起。
11.根據(jù)權利要求3-10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I),其特征在于,提供棘爪機構,用于在釋放第三互鎖裝置(16,17,18)之前的時刻對抗底盤(2)沿遠端方向的平移。
12.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之一的自動注射器(I),其特征在于,注射深度由與底盤(2)接觸的承載器(7)限定。
13.用于操作自動注射器(I)的方法,該自動注射器(I)包括管狀的底盤(2)和可滑動地布置在底盤(2)中的包括管狀的承載器(7)的承載器組件,承載器(7)容納針筒(3)、驅動彈簧(8)和用于將驅動彈簧(8)的載荷送至針筒(3)的止動器¢)的柱塞(9),其中針筒(3)被鎖定以與承載器(7)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其中控制彈簧(19)圍繞承載器(7)布置在包裹的觸發(fā)套筒(12)內部,該包裹的觸發(fā)套筒(12)布置在自動注射器(I)的遠端(D)并至少幾乎在自動注射器(I)的整個長度上延伸,其中第一互鎖裝置(20,23,24)布置成,取決于承載器(7)和觸發(fā)套筒(12)的相對軸向位置,將控制彈簧(19)的近端連接到承載器(7)或底盤(2),其中控制彈簧(19)的遠端連接到觸發(fā)套筒(12),其中第二互鎖裝置(11,13,15)布置成,取決于觸發(fā)套筒(12)和承載器(7)的相對軸向位置,防止或允許驅動彈簧(8)的釋放,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初始狀態(tài)下,通過第一互鎖裝置(20,23,24)將控制彈簧(19)聯(lián)接到承載器(7),并通過第二互鎖裝置(11,13,15)防止驅動彈簧(8)的釋放, -當自動注射器⑴的近端⑵被推靠在注射部位上時,使觸發(fā)套筒(12)逆著控制彈簧(19)的力相對于底盤(2)沿近端方向(P)平移, -在觸發(fā)套筒(12)完全平移時,使承載器組件前進,用于將針筒(3)上的中空注射針(4)插入到注射部位中, -當針(4)在針頭插入期間至少幾乎到達注射深度時,通過第二互鎖裝置(11,13,15)釋放驅動彈簧(8),從而允許驅動彈簧(8)使柱塞(9)和止動器(6)前進,以至少部分地遞送藥物(M), -在自動注射器(I)從注射部位移開時,使觸發(fā)套筒(12)在控制彈簧(19)的載荷下相對于承載器組件沿遠端方向(D)平移,從而使控制彈簧(19)通過第一互鎖裝置(20,23,24)連接到底盤(2), -使底盤(2)在控制彈簧(19)的載荷下相對于承載器組件沿近端方向(P)前進到針頭安全位置。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互鎖裝置(16,17,18)布置成,取決于觸發(fā)套筒(12)和底盤(2)的相對軸向位置,將底盤(2)聯(lián)接到承載器(7)以相對于觸發(fā)套筒(12)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其中第三互鎖裝置(16,17,18)被釋放,從而在觸發(fā)套筒(12)沿近端方向(P)平移時使底盤(2)與承載器(7)分離,由此釋放控制彈簧(19)以進行針頭插入。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1或1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互鎖裝置(25,26,27)布置成,取決于承載器(7)和底盤⑵的相對軸向位置,將底盤(2)自觸發(fā)套筒(12)的近端的延伸范圍限制到最初的預注射位置,其中第四互鎖裝置(25,26,27)在針頭插入期間在承載器組件平移時脫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施予藥物(M)的自動注射器(1),以及一種操作它的方法,該自動注射器(1)包括管狀的底盤(2)和包括可滑動地布置在底盤(2)中的管狀承載器(7)的承載器組件。承載器(7)容納針筒(3)、驅動彈簧(8)和用于將驅動彈簧(8)的載荷送至布置在針筒(3)中的止動器(6)的柱塞(9)。針筒(3)被鎖定以與承載器(7)進行聯(lián)合的軸向平移??刂茝椈?19)能夠通過第一互鎖裝置(20,23,24)連接到承載器(7)以進行針頭插入,其中,整個承載器組件前進。第二互鎖裝置(11,13,15)布置成,在承載器(7)已經至少幾乎到達注射深度時釋放驅動彈簧(8),從而遞送藥物(M)。第一互鎖裝置(20,23,24)布置成用于使控制彈簧(8)與承載器(7)分離,并使其聯(lián)接到底盤(2),以使其前進以覆蓋針(4)而進入針頭安全位置。
文檔編號A61M5/20GK103249442SQ201180058932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8日
發(fā)明者T.M.肯普, M.厄克曼 申請人:賽諾菲-安萬特德國有限公司

  • 專利名稱:氧氣濕化設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是指氧氣濕化設備。 背景技術:制氧機制造的氧氣純度高,但是出來的是沒有水份的干氧,不像自然界空氣中的氧氣一樣含有一定水份,干燥的氧氣會刺激人的上呼吸道造成不舒適的
  • 專利名稱:一種支架氣管導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氣管導管。 背景技術:病人在全麻醉狀態(tài)下不能自主呼吸,需要借助呼吸機進行呼吸。各臨床科室的急救和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也需要配用呼吸機。呼吸機與病人氣道的氣流貫通采用氣管導管連接。
  • 眼科手術用支撐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眼科手術用支撐裝置,包括固定架和活動連接于所述固定架用于向上支撐覆蓋于口鼻部手術巾的可調式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轉動和或滑動連接于固定架設置;該支撐裝置操作簡單易行、可升降、可進行360度
  • 專利名稱:容納殼體和設備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容納殼體,該容納殼體具有可以容納便攜式放射線照相成像設備和便攜式χ射線源中的至少一個的容納部,并且涉及一種設備系統(tǒng)。背景技術:日本專利申請?zhí)亻_(JP-A)N0. 2010-169
  • 專利名稱: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肢管狀骨干骨折緊箍器,特別是一種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權利要求1.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包括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接骨板為一長框形,其橫向短框邊
  • 一種b超探頭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B超探頭,在探頭的殼體內設置了支撐格柵和緩沖軟性材料以支撐晶體片并阻止其短路,在殼體外設置帶有計量裝置的顯影液管路和熱風管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保證晶體不損傷、不短路而可正常使用,同時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蜜桃 | 影音先锋手机在线资源 | 成人午夜福利无码视频专区 | 嫩BBB搡BBB搡BBB搡 | 色噜噜日日噜狠狠无码秘 |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二级性爱录像 | 欧美一级爱爱视频 | 国产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一级婬片A片AAAA片老牛 |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 草1024榴社区成人A片 | 国产69tv精品久久久久视频 | 国产熟妇婬乱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导航 | caopeng人人爽 | 成人网址网18秘 免费 | 日本不卡 中文字幕 | 亚洲无码国产视频 | 农村寡妇高潮一级A片视频 成人A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999色色人妻门999 | h精品3d无码av| 欧美一级婬片BBB一84 |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 亚洲高清无码一区 | A片男女色情A片免费姬媚直播 | 欧美重囗未猛交AA片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h动漫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特级BBBBBB片 | www250免费视频 | 日本人妻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秘 ThePorn入口 | 亚洲精品成人a v久久久 | AV簧片无码入口 | 7v丨91丨国产熟女 |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麻豆 | 欧美毛片少妇蜜桃 | 91免费观看视频 | 蜜臀AⅤ色欲A片无码精品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