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婦科手術輔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屏顯示腹腔電鏡的制作方法
- 一種人體上肢關節(jié)康復器的制作方法
- 治療創(chuàng)傷感染的外用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新型全自動推拿器的制造方法
- 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脫位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慢性腎盂腎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痛經靈糖衣片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旋轉式野外急救存儲裝置的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消炎霜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度他雄胺液體硬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 心血管擴張裝置制造方法
- 塞鼻丹的制作方法
- 同時預防宮腔及宮頸管粘連裝置制造方法
- 地錦草提取物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燒燙傷膠的生產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輸液器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輸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止輸液完成后的血液回流以及空氣流入人體的輸液器。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在對患者進行輸液過程中需要對輸液器中的液面進行監(jiān)控,若輸液完成后不及時處理會造成回血情況,嚴重的話會導致空氣進入人體,危機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現(xiàn)有的輸液器缺乏安全保護措施,存在安全隱患,同時造成醫(yī)護人員工作量增大。為解決于注射液即將注射完畢時避免空氣注入人體的問題,專利公告號 CN2601096的點滴注射器控制裝置公開了一種使用點滴塞。如圖1所示,該點滴塞2’整體放置在輸液瓶1’內的液體中,且點滴塞2’頂部為空腔,使點滴塞2’浮在點滴液的上部。當點滴液即將用盡,點滴塞2’隨液面降到輸液瓶1’的瓶口處,點滴塞2’形狀與瓶壁內輪廓相配合以堵住瓶口。但由于點滴塞2’相對點滴瓶的內徑要小,在輸液瓶1’受力搖晃狀態(tài)下點滴塞2’會在瓶中任意翻滾而無法有效封閉瓶壁,達到止塞作用。此外,專利公告號C擬6M146公開了一種點滴注射器的控制裝置。如圖2所示,該控制裝置2”容置在輸液瓶1”內,控制裝置2”主要是一具有空心狀筒型體的浮體容器,浮體容器在上端面的周緣設有適當寬度的浮板,使浮體容器能漂浮在液體表面。但由于浮體容器設計上的不良,為維持點滴注射器的持續(xù)運作需額外在浮板下緣適當位置處設一水孔才能確保浮體容器不會因溢滿而沉沒于液體中。浮體容器下端所具有的吸盤需隨著引流的吸引力,才能使呈凹型的吸盤形成球面狀進而封閉點滴儲存杯的出口,無法直接吸附緊壓于點滴儲存杯底部的出口。此外專利號201564913U的專利也公開了一種安全點滴輸液控制裝置。如圖3所示,通過在滴斗1”’內部設置的浮動止塞裝置2”’達到阻隔滴液以及空氣的作用。但此類點滴控制裝置不能避免滴斗傾斜或者傾倒后止塞薄膜位于下方依然能夠覆蓋整個滴斗1”’ 的出口,真正確保輸液的安全性。上述幾種用于阻隔空氣和滴液的裝置均會因劇烈活動在點滴瓶或者滴斗內翻轉, 使得其無法正真起到阻隔空氣和滴液的目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輸液器中的控制裝置會因滴液瓶或者滴斗的晃動而造成控制裝置無法自動封閉滴液通道,使用時需要人員監(jiān)控,安全性存在隱患的缺陷,提供一種使用安全的可自動封閉滴液通道的輸液器。本發(fā)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輸液器,該輸液器包括一滴斗,該滴斗貫通該輸液器的滴液流道,其特點在于,該滴斗中設有一用于形成水表張力的隔膜,該隔膜為網狀結構,所述隔膜將該滴液流道分為上、下兩段。
其中,該滴斗還包括一固定在該滴斗上端的過濾器,該隔膜固定于該過濾器內。其中,該過濾器包括一與該滴斗固接的基座以及與該基座適配的頂蓋;該隔膜夾設于該基座和該頂蓋之間。本發(fā)明中,上述優(yōu)選條件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fā)明各較佳實例。本發(fā)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fā)明的輸液器通過設置在滴液通道上的隔膜,利用水表張力的特點,達到自動封閉滴液通道的目的。當隔膜上方的液位較高時,隔膜上表面的壓力較大,滴液可以順利通過;隨著滴液逐步的減少,隔膜上表面的表面張力增大,減緩滴液速度,直至液面降低到隔膜上表面時,在隔膜上表面形成一層液膜,從而位于隔膜上方的空氣和位于隔膜下方的滴液阻隔,避免空氣進入人體和回血現(xiàn)象。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點滴注射器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技術中另一種點滴注射器的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安全點滴輸液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的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的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實施例1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輸液器包括一個滴斗1,在滴斗1內固定有一個用于形成表面張力的隔膜3。該隔膜3為致密的網狀結構,將滴斗1內的滴液流道分割成上、下兩段,正常輸液的情況下滴液可以穿過該隔膜3。隨著滴液的減少,當?shù)我旱囊好嫦陆抵猎摳裟?的上表面時,在隔膜3的上表面形成一層液膜,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將液膜上方的空氣與下方的滴液阻隔,從而減緩滴液下落的速度直至停止。其中,該隔膜3可以采用聚丙烯等材料制成。實施例2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滴斗1還包括一個設置在滴斗 1上方的過濾器2。該過濾器2位于上述滴液流道中,所述過濾器2包括一與該滴斗固接的基座21以及與該基座適配的頂蓋22 ;該隔膜夾設于該該基座21和該頂蓋22之間。實施例1和2中的隔膜3分別與滴斗1和過濾器2固接,因此不會隨著滴液器的晃動而發(fā)生移位,影響止液效果,真正起到自動封閉滴液流道的目的,使用更為安全。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輸液器,該輸液器包括一滴斗,該滴斗貫通該輸液器的滴液流道,其特征在于, 該滴斗中設有一用于形成水表張力的隔膜,該隔膜為網狀結構,所述隔膜將該滴液流道分為上、下兩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器,其特征在于,該滴斗還包括一固定在該滴斗上端的過濾器,該隔膜固定于該過濾器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器,其特征在于,該過濾器包括一與該滴斗固接的基座以及與該基座適配的頂蓋;該隔膜夾設于該基座和該頂蓋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輸液器,該輸液器包括一滴斗,該滴斗貫通該輸液器的滴液流道,該滴斗中設有一用于形成水表張力的隔膜,該隔膜為致密的網狀結構,所述隔膜將該滴液流道分為上、下兩段。本發(fā)明的輸液器通過設置在滴液通道上的隔膜,利用水表張力的特點,達到自動封閉滴液通道的目的。當隔膜上方的液位較高時,隔膜上表面的壓力較大,滴液可以順利通過;隨著滴液逐步的減少,隔膜上表面的表面張力增大,減緩滴液速度,直至液面降低到隔膜上表面時,在隔膜上表面形成一層液膜,從而位于隔膜上方的空氣和位于隔膜下方的滴液阻隔,避免空氣進入人體和回血現(xiàn)象。
文檔編號A61M5/14GK102485282SQ201010572390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毛春元 申請人:上海金塔醫(yī)用器材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體式植牙結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體式植牙結構。它包括植牙體(1)、固位臺(2)和義齒(3),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牙體(1)由體部(8)和下部(9)組成,其下部(9)設為子彈頭形;所述固位臺(2)設置于所述植牙體(1)的體部
- 專利名稱:骨炎康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骨髓炎的藥物---骨炎康,尤其是一種治療骨髓炎的外用藥物,屬于生物制劑技術領域。背景技術:骨髓炎屬常見病,難治之癥,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醫(yī)環(huán)境的改變,發(fā)病率較十多年前明顯下降,但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漏睛瘡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漏睛瘡的中藥。 背景技術:漏睛瘡之病名首見于《瘡瘍全書》,西醫(yī)學所指的急性淚囊炎。漏睛瘡是因熱毒蘊結內眥部近淚堂處所致。以突發(fā)紅腫高起,繼則破潰出膿為主要表現(xiàn)的外障類疾病,
- 一種消化內科流食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消化內科流食裝置,包括氣體罐、氣體處理裝置、儲水罐、水消毒裝置、助推器、食物盛放器和食物流出管。氣體罐通過導氣管與氣體處理裝置和助推器的腔室相連;儲水罐通過輸水管與水消毒裝置和助推
- 一種注射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射器,包括帶有出液管的注射器本體和帶有針頭的針頭座,所述注射器本體內安裝活塞,所述活塞上垂直連接有一個推桿,所述推桿連接推柄,所述推柄呈矩形狀,在推柄的中間開設有貫通的手指孔;所述注射器本
- 一種多功能除味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除味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前殼體、后殼體、控制電路板、臭氧發(fā)生器、發(fā)臭氧孔、光敏傳感器顯示燈、開關、小型風扇,所述控制電路板與臭氧發(fā)生器、光敏傳感器顯示燈、開關和小型風扇均分別連接在
- 專利名稱:作為抗菌劑的噁唑烷酮和或異噁唑啉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抗生素化合物,尤其是包含取代噁唑烷酮和或異噁唑啉環(huán)的抗生素化合物。本發(fā)明還涉及它們的制備方法、用于其制備的中間體、其用作治療藥物的用途以及包含它們的藥物組合物。國際微生
- 一種皮膚科用檢查儀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膚科用檢查儀器,所述檢查儀器包括消毒手和手柄,所述消毒手內置于手柄,所述消毒手與連接桿相連,所述手柄上有與連接桿相適應的滑槽,所述連接桿部分穿過滑槽形成外置與手柄的推手,所述消
- 專利名稱:引導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圓管型裝訂儀的手術附件,尤其涉及一種圓管型裝訂儀的引導件。背景技術:圓管型裝訂儀是一種廣泛用于圓管型組織縫切手術的外科器械,由圓形的釘頭組件與擊發(fā)組件組成;將兩段需要連接起來的圓管型組織放置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膏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支氣管炎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支氣管炎的膏藥。背景技術: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的污染,哮喘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率成居高不下的狀態(tài),支氣管炎是一個較頑固的病癥,反復發(fā)作,醫(yī)生在治療時,為
- 專利名稱:一種制備燈盞花乙素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合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制備燈盞花乙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燈盞花乙素,又稱野黃芩苷,其系統(tǒng)命名為4’,5,6-三羥基黃酮-7 β -0-葡萄糖醛 酸苷,是云南民族藥燈盞花及其提取物制劑
- 家用式無創(chuàng)血糖檢測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式無創(chuàng)血糖檢測儀,主要包括主機、指套和顯示屏三部分以及指紋識別模塊和袖帶,所述的檢測儀設計合理,高度整合了各個功能模塊,方便用戶隨時監(jiān)測血糖,并能夠根據(jù)指紋識別和記錄不同用戶的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